【推荐】高中叙事作文汇总五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叙事作文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闾大夫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天地万物皆有其不足,人生在世,也难免有过失。就算是圣贤,也会有百密一疏的时候。那么,圣贤和庸人的区别在哪里呢?其关键就在于对待过失的态度上:闻过则怒,是为庸人;闻过则喜,是为圣贤。孔老夫子说:“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我们且不说改正错误,单说知错,便已是不易。对于别人提出的批评,是恼羞成怒,还是虚心接受并对别人表示由衷的感激?
闻过则喜,可以成就一个人的事业。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罗勃初任校长之职时,流言从四面八方席卷而来。这位年仅30岁的年轻人,出身低微,阅历浅薄,顿时成为舆论的众矢之的。面对那些如山崩落石般打在他头上的批评,他没有灰心丧气,更没有恼羞成怒,而是认真收集那些批评他的语言,反省自己,并一心扑在芝加哥大学的管理工作上,终成该校历史上最著名的校长之一。试问,假如罗勃面对铺天盖地的批评退缩怯懦了,或是冲动恼怒了,那么他又如何能名垂青史,成为芝加哥大学的骄傲呢?面对批评,我们应有的不正是这样一种谦逊的低姿态吗?
闻过则喜,可以带领一个集体走向胜利。纵观历史风云,哪一次战役的作战计划不是经过了一次次的修改、审议,再修改、再审议才最终制定的?如果作战计划的制定者没有闻过则喜的胸怀,何来一次次战役的胜利?如果他一意孤行,又会有多少士兵的生命白白葬送?又会有多少无谓的牺牲?面对批评,我们要学会冷静,冷静地去思考,到底是不是我们的错,有则改之,并做出改进,为多数人的利益去奋斗。
闻过则喜,可以兴盛一个王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太宗虚怀若谷,从谏如流,对于魏征直截了当的批评,他没有以皇帝的威严震慑他,而是欣然接受。正是唐太宗这种闻过则喜的品质,才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才有了仓廪富足、百姓安居乐业的空前盛况。
闻过则喜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胸怀。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面对“咬文嚼字”的纠错所表现出的,不正是闻过则喜的胸怀吗?闻吾过,心窃喜,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文人所崇尚的道德修养。
闻过则喜,助你在人生路上走得更稳,行得更远!
林青玄在他的《心的菩提》中所说:“我们要以全心来绽放,以花的姿态证明自己的存在。”我想,是啊!在生活中,我们为人做事要以全心全意的态度,集中思想,心无旁骛,那么,结果也往往是遂心如意的。
我们其实有共同的感受,站在泥泞的田间,那双溜滑的鞋子让我们很难挺直站稳,当脱下鞋,卷起裤脚,重新回到那片土地上时,你顿时觉得有一种稳重之感。你的脚的每一个神经都处于泥土之中,扎在其中,像大树一样,有牢固的根基。也因此你的每一个脚印都是那样实,那样一步一步地走来,也因此,你没有了负担,不再害怕滑倒,走得很专心,很踏实。最终,你踏过了那片泥泞的土地,感到一种成功,而这种成功来源于你的专一,来源于心无旁骛的境界。
荀子有云:“蚯蚓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鳌,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我们就要像蚯蚓那样用心一也。那么,首先就要静。只有在静中,我们才可秉气凝神,有一股浩然之气,全心地对待一件事,也因全心而忘我。就如一弘清泉,一片落叶于其上,顿时水面起伏,但泉的深处,却安谧静止,这也说明,不管外界如何变化,我们自己始终要有一颗沉静之心,才可能有所作为,才可坚持到最后。其次,就是要抛开一切杂念,不管外界多么美好或丑恶,我们不能因此丧失了自我的节奏。要把多余的顾虑全放下来,安心地做自己的事,不能躁动,更不能急功近利,否则,结果往往很不好。
只有在忘我之中,我们才能让一件事更加圆满,也只有在忘我中,一切的事物会变得自然。忘我,可让我们专心,专心则让我们更加用心,世间之繁杂,让我们每个人都有点不安,有点躁动,那何不学学陶渊明,拥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定,何不学学王国维进入“内美以修能”的无我之境,有这样的心态我们才能有这样的思想与认知,也因为上升到整个人生当中去,把物与我相结合,达到一种忘我,无我之境,那么,我们的步伐才会更加稳重。
正严法师说:“凡心佛心,实乃一心,只要秉持一心,立足之地即为灵山。”要秉持一心,我们才可从中获取人生中的大智慧,也正如同是泥泞的路中挑担子,忘记你的衣服,忘记你会摔倒,那么,你得到的,是踏过这片土地,走到了对岸。同时,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全心,忘我,去除一切杂念,这是我们今后所要的,同样,也是人生的至高境界。只要有高格的人生境界,才可能有高尚的品行与情操。也同样,在静、稳、沉中,才可能具有这样的品行。因为人静,就如一弘水,可以容纳一切,也可以被一切容纳,能屈能伸,柔能克刚。因人稳重,就如磐石般坚不可摧,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正因此,以全心之态,对待生活中的每件事,才可至善,至美!
一轮红日从天边缓缓升起,温暖的阳光包裹着我冰冷的身体,倦缩在沙发的中央,慵懒的呼吸着清晨新鲜的空气,那因熟睡而苍白的脸颊被映的通红。扭动了一下酸软的身子,找了个舒适的角度躺下。已经不记得这是第几个次在阳台上睡着了,我最近变得越来越奢睡。
看着蔚蓝的天空,平静的心情被激起一丝丝涟漪,那抹触目惊心的鲜红,让心脏疼痛的异常。我努力平复着压抑以久的情绪,依旧保持着冷静淡然的表情。我不明白,生活明明早已注定了结局,为什么所有人还那么卖力的去演出?难道,就是为了那个没有结果的过程么?那么,我可不可自私一点,省略掉所有悲欢离和的戏份,直接结局呢?
平静似水的生活,逐渐吞噬了我生命的全部。我像一缕漂浮着的魂魄,在无形的风中飘荡着,飘到世界的屋顶的某个角落。寂寞而忧伤地寻找、守望,在茫茫苍穹的荒凉里,无助的挣扎,呼救。我不可自拔的身陷在这黑暗的底谷,他们说: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某个人会将我带向光明。然而,过了很久很久以后,我看到的依旧是一望无际的黑。我变得迷茫、绝望,却始终无法改变这永无止境的等待。
窗外,不知道什么时候下起了雨。一对母子从马路上经过,小孩子嘻戏的欢笑声,母亲的温柔的微笑。经过红绿灯时,母亲用身体挡住儿子,像宝贝一样把他拥在怀里。画面渐渐的模糊,心忽然就颤抖,我慌张的站起来,动作有些张慌、跄踉地冲了出去。
天空下着小雨,将天地蒙盖在一片烟雨帘幕之中,站在人群的中央,单薄的我已经不能呼吸,慌张的寻找着你离开时的背影。
小博和小齐原本是一对好朋友,后来却因为一件小事而吵翻了脸。有一次,小博买了一把崭新的圆规,小齐看了,拿在手玩弄了半天,舍不得还给小博。一天,小博在早写时发现自己的圆规不见了,他着急得不得了。那可是小博最心爱的圆规呀!他把自己的书包翻了个底朝天,就是没有找到。忽然,他一眼看见了小齐拿着一把跟自己一模一样的圆规,便冲上前去,一把夺下小齐手里的圆规,说:“哼!你这个小偷!”小齐被这突如其来的事吓呆了,好久才回过神来。
“我怎么了,你怎么抢我的圆规呀?”
“这把圆规是我的!你偷了我的圆规!”
“这圆规是我昨天才买的。”
“你说谎,这把圆规分明就是我的!”
小博指着圆规上的一张贴纸,说:“我的圆规上有这张贴纸!”同学们陆续围了上来,纷纷责怪小齐偷别人的东西。小齐顿时感到无地自容。他说:“我……”“你不用再狡辩了!偷了别人的东西还不认,真不知羞耻!”小博狠狠地说着,拿着圆规走了。
回到家后,小博正要拿作业写。“咣”一声,一把和从小齐手里夺过的圆规一模一样的圆规从书包里掉了出来。小博后悔自已当着别人的面,骂小齐是小偷。第二天,小博拿着小齐的圆规,放在了他的桌上。
傍晚,小博在路上走着,听见有人叫他,回头一看,原来是小齐。小齐气喘吁吁地说:“你怎么不等我一起走呢?”小博低着头说:“我…我错怪你了。”小齐拍拍小博的肩膀,说“没关系,谁叫我也买了一把圆规昵。”小博抬起头,说:“真的吗,我们还是朋友吗!”小齐点了点头:“我们永远都是朋友!”他们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脸上露出了高兴的笑容。
友谊是关心,友谊是互助,友谊是春风,友谊是暖流……在我与好朋友小媚的交往中,品味到了纯洁的友谊。
纯洁的友谊是在我与小媚之间建立的。
想起五年级那段令人怀恋的时光,我仿佛回到了五年级。那时,学习有些紧张,训练又很辛苦。每次训练回来,总是十分晚,经常拿错试卷,为此,我十分苦恼。
有一天,我把心中的苦恼告诉了小媚,她当时说:“你放心,我会帮助你。”我当时只是以为她在安慰我,不会帮我收拾作业,更不会亲自交给我,谁愿意那么晚放学呢?我并没有放在心上。
下午,我去了训练,听说晚上的作业特别多,能堆成一座小山,我感到很无助,心中掠过一丝悲哀:哎,晚上那么多作业,万一又拿错了怎么办?管它三七二十一,把试卷全部拿回家,那就万无一失了!想着晚上的作业,那么多的试卷,我急得都快掉眼泪了。我们班放学了,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走了出来,我欣喜若狂,以为有希望,他(tā,组词:他们,他日,他乡)们却拒绝。
难道好朋友就是这样的`吗?我算是绝望了,无助地坐在椅子上,把头深深地垂了下去。眼前感到一片昏暗。
这时,我的前方突然传来了一阵急切的脚步声,渐渐地,走到了我的跟前。我一点点地抬起头来,瞪大了眼睛,心情由失落变到开心,小媚笑盈盈地看着我,她手上拿着我的书包,书包鼓鼓的。她对我说:“今天晚上的作业有点多,我把作业帮你收拾好了。”当时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惊喜过后,我心中的感激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从此,不管我训练得多晚,小媚都帮我收拾作业,并亲自交给我,作业从未有过出错。
碧水蓝天,红花绿树,构成这个绚丽的世界;纯洁的友谊绘成绚丽多姿的童年。
我的左额上有一条同眉毛一般长短的疤。这是我儿时玩耍时在门槛上跌破了头而结成的。相面先生说这是破相,是缺陷,但我自己美其名曰“梦痕”。因为这是我梦一般的儿童时代遗留下来的唯一痕迹,由这痕迹可以探寻我儿童时代美丽的梦。
我四五岁时,有一天,我家为了“打送”(吾乡风俗,亲戚家的孩子第一次上门作客,辞去时,主人家必做几盘包子送他,名曰“打送”。)来家的小客人,母亲、姑母、婶母和诸姊们都在做米粉包子……而在我,做孩子们的,在这种日子更有无上的欢乐;在准备做包子时,我得先吃一碗甜甜的豆沙。做的时候,我只要噪闹一下子,母亲会另做一只小包子给我吃。
这一天因为我噪得特别厉害,姑母做了两只小巧玲珑的包子给我吃,母亲又摘一团米粉给我玩。为求自由,我不在那场上吃弄,拿到店堂里,和五哥哥一同玩弄。五哥哥者,后来我知道是我们店里的学徒,但在当时我只知道他是我儿时最亲爱的玩伴。他的年纪比我长,智力比我高,胆量比我大,他常做出种种我所意想不到的玩意儿来,使我惊奇。这一天我把包子和米粉拿出去同他共玩,他就寻出几个印泥菩萨的红泥印子来,教我印米粉菩萨。
后来我们争执起来,他拿了他的米粉菩萨逃,我就拿了我的米粉菩萨追。追到排门旁边,我跌了一跤,额骨磕在排门槛上,磕了眼睛大小的一个洞,便昏迷不醒。等到有知觉的时候,我已被母亲抱在怀里,外科郎中蔡德本先生,正在用布条在我的头上重重叠叠地包裹。
自从我跌伤以后,五哥哥每天趁店里空闲的时候到楼上来看我。来时必然偷偷地从衣袖里摸出些我所爱玩的东西来——例如关在自来火匣子里的几只叩头虫、洋皮纸人头、老菱壳做成的小脚、顺治铜钿磨成的小刀等——送给我玩,直到我额上结成这个疤。
讲起我额上疤的来由,我印象中最清楚的人物,莫如五哥哥。而五哥哥的种种可惊可喜的行状,与我儿童时代的欢乐,也便跟了这回想历历地浮出到眼前来。
暮春,他领我到田野去偷新蚕豆。把嫩的生吃了,老的做“蚕豆水龙”——用煤头纸火把老蚕豆荚熏得半熟,剪去其下端,用手一捏,荚里的两粒豆就从下端滑出,再将荚的顶端稍稍剪去一点,使其成一个小孔。然后把豆荚放在水里,待装满了水,一手捏住其下端取出来,另一手用力压榨豆荚,一条细长的水带便从豆荚顶端的小孔出。制得精巧的,射水可达一二丈远。他又教我“豆梗笛”的做法:摘取豌豆的嫩梗,长约寸许,把一端塞入口中轻轻咬嚼,吹时便发喈喈之音。再摘取蚕豆梗的下段,长约四五寸,在梗上均匀地弄几个洞,做成豆的样子。然后把豌豆梗插入笛的一端,两手随意启闭各洞而吹奏起来,其音宛如无腔之短笛。他又教我用洋蜡烛的油做种种浇造和塑造。用芋艿或番薯镌刻种种的印版,大类现今的木版画……诸如此类的玩意,亦复不胜枚举。
谁说我左额上的疤痕是缺陷?这是我儿时欢乐的佐证,我的黄金时代的遗迹。过去的事,一切都同梦幻一般地消灭,没有痕迹留存了。但凭这脸上的金印,还可回溯往昔,追寻故乡美丽的梦啊!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