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读后感(15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海底两万里》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1《海底两万里》是法国著名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这本书深受各国读者喜爱,今天就让我来讲讲这本书的故事吧!
这本书主要讲了法国人皮埃尔去调查“怪物”的真相,而又误打误撞的登上了“鹦鹉螺号”潜水艇,艇长尼莫不允许他们下船,他们只得待在艇上。这艘潜水艇周游各个大洋,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在旅途中阿龙那一行遇到了许多美景与珍惜动植物,同时也经历了许多惊险奇遇——搁浅在礁石中、被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在南极被冰山困在水中、章鱼袭击等。十个月之后阿龙那一行终于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中逃脱,博物学家才将这个惊天秘密告诉全世界。
读了这本书,我的感受十分强烈。这本书写于1870年,是凡尔纳在波兰被沙皇俄国统治的时期写的,这本书的情节十分引人入胜,他在小说中塑造了尼莫船长这个人物的高大形象,赋予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反抗精神,这也是波兰人民反抗沙皇统治的导火索。书中的尼莫船长和阿龙那让我印象深刻,尼莫船长具有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令我折服——他为了成功不建议恪守规则,他为了成功可以不顾任何阻拦,为了这个世界他可以贡献出自己的一切力量,比如说突破冰山障碍这一章,他为了拯救鹦鹉螺号,没有选择老式的手动凿冰,而是选择了用船上仅有的一点氧气,用鹦鹉螺号上自带的加热器放出热水来防止结冰和融化冰块,这条艇上所有的人都因为他的这个举动保住了一条命。他这种在特定的情况下不顾规则而创新办法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而阿龙那则对谁都十分重情义、十分忠诚,无论是海军军官还是潜艇艇长,他都对他们不离不弃,他们有难他帮助,他们无难他开心,比如在最后一章他和尼德兰逃离潜水艇的时候,他在最后自己昏迷的前一刻还在想尼莫船长会不会有难,这种把他人生命高于自己生命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反观我们,我们是否有在危急时刻创新的能力呢?我们是否有舍己为人的精神呢?这本书值得我们去看,值得我们深思,这本书浅显易懂的语言中饱含着凡尔纳对人生的看法,书中的许多语句都包含着人生的真理,值得我们学习。
这就是海底两万里的内容了,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看哟。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2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久前,我有幸阅读《海底两万里》,就这样,我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开始和书中的主人翁探险者博物学家阿尤那斯,乘坐鹦鹉螺号潜水艇,开始他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之旅。
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我越看越心惊,就像自己亲身经历一样,与他们共进退,当他们陷入险境时,我亦感到无比失望、痛心;当他们脱险时,我亦感到无比兴奋,真是不可思议!
我非常欣赏书中的“阿龙纳斯”这个人物,因为他的理智与博学,还有他对科学的热爱竟能抵得过对自由的向往。这令我吃惊,我曾一度认为自由是一种无可超越的东西,他让我突然发现,自由,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但是做自己热爱的事情的机会却不可多得,因此要珍惜那来之不易的机会。
当我再看第二遍时,我异常渴望像里面的故事主人公那样,去探索海洋的奥妙、与神奇;渴望在海面上,看一看天海之间的那一条线;渴望看一看海洋里自由的生物,哪怕几秒钟而已,就会让我心满意足、一生难忘。我羡慕那些从事海洋探索的教授和科学家,羡慕他们每天都和海洋和无数条大大小小的鱼在一起。
我不难发现,凡尔纳作品中的幻想都以科学为依据。因为在凡尔纳的时代,人们还没有发明可以在水下遨游的潜水艇,甚至连电灯都还没有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成功的塑造出鹦鹉螺号潜水艇,更有美国在冷战期间制造出的第一艘核动力潜水艇以鹦鹉螺号命名,这是怎样的预见力,因此我不禁不赞叹凡尔纳的睿智。
凡尔纳作品中的幻想大胆新奇,并以其逼真、生动、美丽如画令人读来趣味盎然、如同身临其境,这些使他的作品具有永恒的魅力,永远吸引着我们,让我们与他们一起探索海洋秘密!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3“我愿乘着鹦鹉螺号,追随着尼摩船长,潜入那神秘大海的深处,继续领略自然的奥妙,得以感悟人生的哲理。”
——题记
《海底两万里》(作者【法国】儒尔·凡尔纳),我刚碰到这本书的时候,就像受到了什么指引一样,莫名的产生了一种急不可待的想去读它的冲动感。在书中,我曾不止一次被作者那灵动的笔写下的那艘承载着尼摩船长灵魂的传奇潜艇带进了那从未听过,见过的大海深处。书中尼摩船长带大家从日本海出发,进入太平洋、大洋洲、然后到达印度洋,经过红海和阿拉伯隧道,来到地中海。潜艇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沿着非洲海岸,径直奔向南极地区。然后沿拉美海岸北上,又跟随暖流来到北海,最后消失在挪威西海岸的大漩涡中。整个航程共8万公里,沿途中那壮观的沙丁鱼群、惊心动魄的海底狩猎、奇珠异贝等,形成一条无形的锁链,牢牢地抓住了我的心,牵动了我的思想,甚至控制了我的灵魂。使我就在那令人向往又危机四伏的大海里头,那深海景色就出现在我的眼前。
想到这儿,我不禁幻想如果将来自己能够有幸当上潜水艇的船长,驾驶着潜水艇游遍四海、与鱼群共同在大海里穿梭!那是多么的令人向往哪!
读完整本书后,心满意足的我发自肺腑地赞叹大海,大海是多么的美丽和多么的神秘!也许,大海就是凭借这两点才让我们人类对大海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的吧!
从古至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从未停歇,探索海洋的工具也越来越多:从简陋的木船到豪华的游轮,这千百年来,我们人类都不曾停歇对神秘大海的探索。
但是,以我们现在的科学技术还无法探测那海平面以下几千米甚至几万米的深海里有着什么,我猜想:可能是几百米的巨大的乌贼,可能是长相奇怪的鱼,也有可能是其它未知的奇特生物,对此,人类是一无所知的。
这,就让我想起了一句话:“想知道海平面下几万米的黑暗中有着什么,那,就去问大海吧!”
——后记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4如果说知识是浩瀚无穷的大海,那么书就是那乘风破浪的一叶孤舟;如果说知识是辽阔无边的太空,那么书就是耀眼夺目的一颗新星。如果说……古往今来 ,许多好书令人如痴如醉,其中最吸引我的当属科幻名著——《海底两万里》了。
《海底两万里》当这五个大字映在我眼前时,我忍不住浮想联翩。水怪、美人鱼、土著种种和海 洋有关的事,从我脑子里划过。急忙打开书,一个长达2万里的奇妙旅程开始了。
“鹦 ……此处隐藏4994个字……界各地的海域上探险。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12寒假里,我阅读了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所写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翻开书本,我就立即被书中那曲折起伏的情节吸引住了。
书中的“我”——阿罗纳克斯教授受人委托,调查“海怪”一事。但后来发现,原来所谓的海怪,只是尼摩船长的潜艇罢了。由于发现了尼摩船长的秘密,“我”被尼摩船长囚禁在船上,卷入了与尼摩船长一起探险海底的旅程。在水中,我们遇见了许多精彩的故事:在海底森林狩猎、在大海中取珍珠、穿越海底隧道……也经历了种种惊险的灾难:受到土著人围攻、大战巨型章鱼、与鲨鱼搏斗、潜艇搁浅……最终,由于一次意外的海难,准备逃离的“我”不幸被抛出潜艇,与助手们一起回到了陆地上。
而尼莫船长,则是一位神秘人物。他一直漫游于海底,却拥有着丰厚的资产;他与他的同伴们建造了“鹦鹉螺”号潜艇,这艘潜艇坚不可摧,所向披靡;他博学多才,通晓天文地理;他沉着冷静,总是在危难关头带领团队安然无恙的脱离险境;他心如冷铁,似乎与“陆地人”不共戴天,但却对饱受压迫的人民深表同情;他注重情义,平时坚毅如钢,但面对挚友的离去,也不免落下眼泪……这位谜一样的人物,在读者心中深深地烙下了印记,无法抹去。
这本书真可谓是一本百科全书!里面包含了地理、生物以及与海洋有关的种种知识,给各种奇特的海底生物做了详细的介绍,让读者们大开眼界。
作为科幻小说,它绝对是凡尔纳先生的巅峰之作。书中首次出现了对潜水艇的设想,还想象连接两大洋的海底隧道。而对战时沉没珠宝的打捞则更令人兴奋、期待。这部小说自发表以来,风靡世界,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各国的小读者心中深深地埋下了想象的种子,带领读者,与尼摩船长一起周游在变幻莫测的海底世界!
翻开《海底两万里》,与尼摩船长一起在海底两万里之下遨游,收获想象的种子,体味不一样的海底世界!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13今年寒假,我阅读了《海底两万里》,和主人翁----探险者阿龙纳斯一起,乘坐鹦鹉螺号潜水艇开始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之旅,更结识了一些极具特点的人物
主人翁阿龙纳斯是一名生物学家,博古通今,他乘坐潜艇在水下航行,周游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极和北冰洋,遇见了许多罕见的海底动植物,还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遗址等,使读者了解了大量的科学文化和地理知识,特别是光的折射、海洋生物的分类、采集、潜水艇的构造……这些东西在现代人看来不足为奇,而我却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想象力,竟能在还未发明电灯的社会中预料到未来世界,把科学与故事结合,创造出一个神奇的海底世界。
书中还有一个谜一样的人物----尼摩船长,他根据自己的设计建造了鹦鹉螺号潜水艇,潜航在海底进行大规模的科学研究,他在海底探寻自由,又对自己孤独的生活感到悲痛,但他的良心从没有被残酷的生活经历磨灭过,他可以为法国偿还几百亿国债,看到朋友死去会无声的落泪,会把上百万黄金送给穷苦的人,会把满口袋的珍珠送给可怜的采珠人,他是一个为此书增色不少的人物。
康塞尔是阿龙纳斯教授的仆人,他精通分类理论,遇到什么总是习惯性地把它们分类,但是对那些东西的名字却一无所知,可以说他是个分类狂。他生性沉稳,从不大惊小怪,总是那么气定神闲,为人随和。
尼德·兰是个野性十足的捕鲸手,性情火暴,追逐自由,受不了被监禁,总是计划逃脱,但如果没有他,教授和康塞尔最后不可能回到陆地上。
我欣赏阿龙纳斯的乐于探索、尼摩的勇敢、康塞尔的忠实以及尼德·兰对自由的无限向往,这些品质都是极其可贵的,也是这本书深深吸引我之处。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14寒假,我阅读了法国的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书中描写了光怪陆离的海底景物,讲述了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刻画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尤其是我最喜欢的“鹦鹉螺”号,给了我向往无比的“秘境”。
因为这本书,我不知不觉地喜欢上了搜集各种贝壳,珍珠贝、夜光贝、玉螺贝……不过,要想收集到那么完美漂亮的贝壳,首先我们就要保护好至关重要的海洋了。
海洋,万物的起源。人类科技发展迅速,但快速的社会发展对于海洋来说,却是灾难的开始。
鱼儿的过度捕捞,减少了种群的数量,降低了繁殖的水平,直至造成了许多鱼类的濒临灭绝。油舱漏油的后果更是可怕的,直接影响了海洋动物的日常生活,使海洋的动植物因缺氧而死,而生活在海洋里的生物链因受到迫害而打破平衡,造成部分弱小海洋生物灭顶之灾。最恐怖的还属“海洋垃圾”,它们有的堆积在海滩上,有的会沉积到海底,还有地漂浮在海面上,最容易被海洋动物吞食的,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这些人类自己制造的垃圾不仅会让海洋生物岌岌可危,人类也是那个最终的受害者,世界闻名的“水俣病”,想想都会让人感到毛骨悚然。
“海洋垃圾”不仅是杀死海洋生物的“凶手”更是人类健康的“敌人”。
《海底两万里》创作于1869年,历史走到20xx年,在跨越了一个半世纪飞速发展的时代,这本书依然能警示着人类要爱护海洋,那么就让这接力棒,由我们传承给一代代人吧!
大海蔚蓝,心之所往!海洋生灵,盎然蓬勃!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15对于《海底两万里》这本书,我们应该关注的,到底是跌宕起伏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还是科幻在现实中的反映?
不得不说,无论是在情节还是人物塑造上,《海底两万里》都极为成功的。野人围攻、冰山封路、斗巨章鱼……情节无不吸引人心。尼摩的沉着冷静,阿龙纳斯的博古通今,康塞尔的老实本分,尼德·兰的性情火爆,人物无不恰倒好处淋漓尽致。
但是,这一切都不是凡尔纳所要描述的重点。只关注于这两点,就会被书中看似不可理解的神秘迷惑,就会忽略掉迷离科幻后最重要的现实价值。
因为诸多政治原因,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海底两万里》与凡尔纳的初稿相去甚远。凡尔纳的写作的初衷,是想借尼摩船长表达对当时残酷的殖民统治的愤恨,和对在压迫之下的人民的同情。这显然与当时的政治局面不相容。所以,出版商与凡尔纳多次协商,凡尔纳因此把原稿一改再改,才有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海底两万里》,才有了尼摩船长身世的神秘,才有了被诺第留斯号击沉的战舰的国籍不明。但这一切,都无法改变《海底两万里》的真正主旨。
征服与扩张,是殖民统治的目的。而尼摩船长之所以“逃”向海洋,也许就是因为他对充斥着人类贪婪的陆地的一种绝望。在海洋中,尼摩船长有取之不尽的钱财,但这对他来说毫无用处。他无法亲自为反殖民贡献自己的力量,他就把巨额财产无偿捐赠给反殖民事业。也许那艘被诺第留斯号击沉的战舰,曾是侵略者中的一员,尼摩船长对它才会有如此的怒火。在托雷斯海峡,当阿龙纳斯习惯性的把当地土著人叫做“野蛮人”时,尼摩船长就问他这样叫的原因。虽然知道那只是一个习惯性的称呼,但尼摩船长的疑问无疑体现了他对人权的重视和对殖民现实深深的厌恶。
不要以为科幻小说只有幻想,透过科幻的迷雾直击其背后的现实,才能明白凡尔纳心底的沉重。这无论是对于凡尔纳来说,还是对于我们今天的读者来说,都极为重要。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