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在学习、工作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试题,借助试题可以检测考试者对某方面知识或技能的掌握程度。什么样的试题才是科学规范的试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浔阳(Xún)阡陌(qiān)咸来问讯(xián)
B.鸿儒(hóng)壬戌(rén)惟吾德馨(xīn)
C.峨冠(guàn)椎髻(jì)矫首昂视(jiǎo)
D.晨炊(chuī)山峰(fēng)啼笑皆非(tí)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类
B.便扶向路扶:沿、顺着
C.可爱者甚蕃蕃:多
D.男有分,女有归归:回家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B.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4.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桃花源记》——陶渊明——西晋
B.《核舟记》——魏学洢——明代
C.《陋室铭》——周敦颐——北宋
D.《大道之行也》——孟子——春秋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铭”是刻在器物上的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陋室铭》。
B.《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由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
C.“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如《爱莲说》。
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选自《春望》,作者是杜甫,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本大题共5分)
6.名句默写。
(1)谈笑有鸿儒,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3)岱宗夫如何?_______。(杜甫《望岳》)
(4)在日常生活中,高尚者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为自己牟私利。这在《大道之行也》一文中也有阐述。这组句子是:_______
(5)《爱莲说》中作者感叹知己零落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
三、(本大题共31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7.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2分)
后遂无问津者。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要:
(2)妻子:
(3)志:
9.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便扶向路。
10.“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3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45分)
1.将“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这句话,用工整的正楷字写在下面的方格内。
(2分)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震悚(sǒng)荒谬(miào)溃退(guì)锐不可当(dāng)
B.要塞(sāi)瞥见(piē) 惊骇(gài)歼灭(jiān)
C.俨然(yǎn) 幽咽(yàn)诘问(jié)差使(chāi)
D.阡陌(qiān)举箸(zhù)寒噤(jìn)仄歪(zè)
3.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分)
A.瓦砾张惶失措名副其实精疲力竭
B.孤孀不可明状微不足道大庭广众
C.赃物眼花缭乱情郁于中月明风清
D.狼籍触目伤怀莫名其妙富丽堂皇
4、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2分)
A、典质(抵押)举箸(筷子)宜乎众矣(应当)
B、清涟(清水)惧惮(害怕)便扶向路(沿,顺着)
C、鸿儒(大)箱箧(箱子)无人问津(唾液)
D、绥靖(安抚,平定)叹惋(感叹)触目伤怀(心)
5.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2分)
A.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B.嘻,技亦灵怪矣哉!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D.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我们学过的《爱莲说》、《陋室铭》,都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篇。
B.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
C.通过对海上日出这一奇观进行绘声绘色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D.有时说话就应照直说,别拐弯抹角的。
7.找出下列作品、作者与出处搭配有误的一项()(2分)
A.《阿长与》——鲁迅——《朝花夕拾》
B.《芦花荡》——孙犁———《孙犁文集》
C.《爱莲说》——周敦颐一一《周元公集》
D.《核舟记》——张潮——《虞初新志》
8.下列说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2分)
9、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老王》一文描写老王,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写:一是写他的“善”;二是写他的“苦”。
B、《台阶》一文把“台阶”作为线索,来反映父亲为了建造高台阶的新屋而付出了沉重代价。
C、《台阶》的语言十分口语化,《信客》的语言既质朴又典雅,而且文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佳句。
D、《背影》的作者朱自清说他写本文是因为离家太久,为思念父母而写,文中所写不是真实的事。
10、根据提示默写(19分)
(1),山山唯落辉。
(2),白云千载空悠悠。
(3)《爱莲说》一文中可以用来比喻君子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但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颜真卿名言:“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在我们所学的诗歌《长歌行》中,与其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5)《望岳》中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句子是:,。
(6)杜甫《春望》中写家信珍贵的句子是
(7)《石壕吏》中官吏的残暴,老妇的悲苦形成鲜明对比的诗句是:
,。暗示老妇也被抓去的诗句是,。
(8)《陋室铭》一文中的主旨句是:。文中描写作者居住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9)、《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中的句子。
11、综合性学习。(8分)
(1)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初中阶段你读过不少中外名著吧?现请你从《骆驼祥子》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任选一部,谈一谈阅读这部小说大致的印象以及感受最深的一点。
名著:《》(1分)
①作者:②主人公:(1分)
③感受最深:(1分)
(2)伴随着战争,形成了丰富的战争文化。①请写出两句描写战争的诗句(2分)
②写出两个与战争有关的成语。(1分)
③和平是人类共同的呼声,请你就人类和平事业设计一则公益广告。(2分)
三、阅读部分(共55分)
(一)(共17分)
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面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2、给下面两个词在括号内注音,横线上释义。(2分)
拭()蹒跚()
13、在文中划线处填入动词。(3分)
14、上文对父亲刻画运用了和两种描写方法。(2分)
15、文内划波浪线的一句话表现了父亲。(1分)
16、我两次流泪的原因分别是:①;②。(2分)
17、文中加点的“再”字表现“我”:。(1分)
18、父亲买回橘子后“心里很轻松似的”这是因为:
①②。(2分)
19、用一句话归纳这段文字的内容。(不超过10个字)
(2分)
20、父爱是伟大的,母爱也一样。请你用比喻写歌颂父母亲的两句话:
①
②(2分)
(二)(共20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开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然黄发垂髻并怡自乐。
21、第二段的括号内补出省略的词。(2分)
22、写出下面两个句子中带点词的古义和今义。(4分)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古义:今义: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今义:。
2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4.选出下列“之”字用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2分)
A.渔人甚异之。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具答之。
D.闻之,欣然归往。
25.有些成语出自本文,写出其中的两个(2分)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26、文中“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表达了桃源人怎样的意愿?(3分)
答:
27、渔人偶遇桃花源,“处处志之”,最终却“不复得路”,其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3分)
(三)海中救援(18分)
①几年前,在荷兰一个渔村里,一个年轻男孩教会全世界懂得无私奉献的报偿。
②由于整个村庄都靠渔业维生,自愿紧急救援队成为重要的组织。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海上的暴风吹翻了一条渔船,在紧要关头,船员们发出SOS的信号。救援队的`船长听到了警讯,村民们也都聚集在小镇广场上望着海港。当救援的划艇与汹涌的海浪搏斗时,村民们也毫不懈怠地在海边举起灯笼,照亮他们回家的路。
③过了一个小时,当救援船穿过迷雾出现时,欢欣鼓舞的村民们跑上前去迎接。当他们精疲力尽地抵达沙滩后,自愿救援队的队长说,救援船无法载走所有的人,留下了一个,要是再多装一个,救援船就会翻覆,所有的人都活不了。
④忙乱中,队长要另一队自愿救援者去搭救最后留下的那个人。16岁的汉斯也应声而出。他的母亲抓着他的手臂说:“求求你不要去,你的父亲10年前在船难中丧生,你的哥哥保罗3个礼拜前就出海了,现在音讯全无。汉斯,你是我唯一的依靠呀!”
⑤汉斯回答:“妈,我必须去。如果每个人都说:‘我不能去,总有别人去!’那会怎么样?妈,这是我的责任。当有人要求救援,我们就得轮流扮演我们的角色。”汉斯吻了他的母亲,加入队伍,消失在黑暗中。
⑥又过了一个小时,对汉斯的母亲来说,比永久还久。最后,救援船驶过迷雾,汉斯正站在船头。队长把手围成筒状,向汉斯叫道:“你找到留下来的那个人了吗?”汉斯高兴地大声回答:“有!我们找到他了。告诉我妈,他是我哥保罗!”
28.第①段中“一个年轻男孩教会”的是(2分)
29.第②段中“救援的划艇与汹涌的海浪搏斗”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有:(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第④段中的“应声而出”表现了汉斯的精神(2分)
31.第⑤段中“扮演我们的角色”中的“角色”是指(2分)
32.第⑤段中“汉斯吻了他的母亲”中的“吻”一词表现了:(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第⑥段中,为什么“对汉斯的母亲来说,比永久还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对汉斯的行为谈谈你的见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部分(50分)
从下面两个题型中任选一题作文
1、诗人说,人生没有爱,就像春天里没有鲜花。哲人说,爱,这是标志人类高尚气度之美的花朵。我们说,爱,常常让我们欢欣,有时,也让我们烦忧。请结合你的生活感受,选择一个方面,以“爱,带给我”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写出真情感受。
2、有一位科学家说“每个人都很重要,每个人都能发挥作用,每个人都能带来变化。”是的,每个人都很重要,只要我们时刻努力着,为光明奋斗着,我们就无比重要的生活着。请以“我很重要”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一、基础
1、默写或根据提示填空。
(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2),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胜事空自知。,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4)弃我去者,;乱我心者,。(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5),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6)二十三年弃置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7)《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美好愿望的诗句是:,。
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两项()()(4分)
A。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心领神会B。安求其能千里也/心安理得
C。执策而临之/束手无策D。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量齐观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3—5题(9分)
潇洒是一道kè shǒu()在每个人心灵中的美丽的风景。潇洒的nèi hán()包罗万象。“采菊东篱下”是一种清静的潇洒,“胜似闲庭信步”是一种喜悦的潇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一种豪迈的潇洒,“闲敲棋子落灯花”是一种悠闲的潇洒,。
3、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2分)
kè shǒu()nèi hán()
4、请用下面的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的两个)(4分)
风景包罗万象清静豪迈悠闲
按要求完成第6—8题。(9分)
今年,广州市将主办第16届亚运会,志愿者将会成为其中的亮点。据广州亚组委副秘书长、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透露,广州市委市政府从政策、资金和人力上充分保障亚运会志愿服务事业,已成立亚运会志愿者项目前期筹备小组,主要由亚组委人力资源部和团广州市委的领导负责,充分利用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经验和优势。假设你是第16届亚运会特邀小记者,你将参与以下活动。
6、给你一个机会去采访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开头你该怎么说?(3分)
7、请你为所有参与本次志愿者行动的共青团员们设计一条富有号召力的服务口号。(必须用两个句式大致整齐的句子,20字以内)(2分)
8、请你来主编一期亚运小报,你的报名是什么?你将设置哪些小栏目(小栏目不少于2个)。(4分)
二、阅读
(一)马说(12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铲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10、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4分)
答:
11、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二)怜悯和善行的距离(17分)
①瑟瑟的空气中,我跺着脚,焦急地等在长长的队尾,诅咒着这该死的冷天,抱怨着中药房处理事务的缓慢,照这样下去,再有一个小时我也抓不到药。
②当我在长凳坐下时,注意到旁边的老头——枯瘦的他裹着厚厚的棉衣,头上戴了个滑稽的婴儿绒帽,脸色苍青,在凳上蜷成一小团,马上要进入打盹的状态,“一旦睡着,他肯定要着凉的。”我这样想。
③一个抓完药的大妈推了推老头:“老张别睡,你儿子呢?”老头遽然睁眼,回答:“回家了。”“怎么把虚弱的老爹单独留在这儿呢?”我可怜起他来。
④一个护士问了一声,就走到旁边的房间里去,我听见她和别人的高声攀谈:“老张家真可怜,连两百块都拿不出,他儿子回去借钱了。”我是不是帮他些什么,我想。“你冷不冷?要不要我脱件衣服给你?”我问老头。老头愣了一下,随即摇头拒绝了。“或者,我扶你到护士房里的火炉前坐着等?”我再次提议,老头眼巴巴地往房里望了一眼,犹豫半天,说:“不打紧,我儿子很快就来了。”
⑤“你干什么?”当我还想提议时,过道里突然传来争执声,护士抓着一个汉子,汉子手里,抱着从病房里取出的一床棉被。“没见他快冻死了吗?”汉子走过来,用棉被把老头包裹起来。见他这样,护士默许了,老头抬着感激的眼,对汉子说:“谢谢,谢谢。”
⑥我像被狠狠掴了一个耳光,这里的人,几乎都在同情老头,可没人真正为他做些什么,包括我。怜悯和善行之间,有一个不大不小的距离。
1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4分)
13、文章第1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
14、结合语境,说说第②段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5、请说说生活中你与文中的“我”或者“汉子”相似的经历,并谈谈感受。(5分)
文档为doc格式